BOB半島為慶祝中國成立100周年,在江蘇省委宣傳部指導下,國安影視中心、江蘇省國安廳、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聯(lián)合出品百集微紀錄片《無聲的功勛》。該片第一次系統(tǒng)化推出隱蔽戰(zhàn)線的英雄人物,第一次大規(guī)模展現(xiàn)隱蔽戰(zhàn)場的偉大斗爭。許多人物、歷史事件及細節(jié)都是以紀錄片形式首次對外公開。
這天,一名身著西裝的男子走進了美國RCA公司在上海設立的銷售部。外籍店員看到男子提供的購物清單時,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,警覺起來。因為所購之物,正是國民政府明令禁止出售的收發(fā)報機零件。
他究竟是誰?購買此物又意欲何為?面對店員的質疑,西裝男子鎮(zhèn)定自若,一口流利的英語讓店員相信,這些零件只是外國公司購買用于商業(yè)發(fā)報。
這名男子叫李強,江蘇常熟人,24歲BOB半島,時任中央特科下屬無線電通訊科的科長,這已不是他第一次面對這樣的險境,而這次冒險也加快了中國第一個紅色電臺建立的進程。
1928年,中央廣播電臺開播,無線電波在全國上空頻繁穿梭,但當時處于中的上海中央,更像是一個信息孤島,與外界聯(lián)絡極為艱難,情報只能靠人與人的夾帶傳遞,效率低下也危險重重。沖破的封鎖阻撓BOB半島,建立自己的電臺BOB半島,加強對各紅色根據(jù)地的聯(lián)系,已迫在眉睫。
1928年10月,參加完六大的周恩來找到了在黨內被稱為“能人奇才”的李強,讓他研制收發(fā)報機。李強就讀的是上海東華大學土木工程專業(yè),對無線電技術一無所知。盡管如此,他還是義無反顧地接下了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重任。
當時的中央特科既沒有與無線電有關的文字資料,也缺少理論書籍,李強只能從英文資料上找到收發(fā)報機的圖樣,繪制出電臺線路圖和零件圖,然后按圖索驥,冒著被抓捕的危險,四處收羅零件,但在的嚴防死守之下,想要湊齊零件十分不易,無奈之下,部分零件只能自己摸索制作。
電臺組裝后,每一次的接發(fā)報調試更是如履薄冰,驚心動魄。在發(fā)報時會導致周邊民居的電壓不穩(wěn),潛伏的特務隨時可能循跡而來,為此,李強只能選擇夜深人靜之時將黑布封住窗戶悄悄測試。屋外危機重重,屋內爭分奪秒,李強的每一次調試都是在刀尖上跳舞。
在經(jīng)歷了無數(shù)次的失敗后,1929年秋天,李強終于研制出了我黨第一部無線電收發(fā)報機。在上海大西路??道锞盘柕囊粭澣龑有抢?,每到深夜屋內燈光忽明忽暗之時,李強負責機務,張沈川負責報務。紅色電波穿透的封鎖,猶如一束光明,驅散了許久的陰霾。
但在十分嚴重的上海,要使一座秘密電臺長期隱蔽下來,極為困難。覺察到了有電臺后,立即與租界巡捕房勾結,將無線電臺偵測設備安裝在汽車上,每晚巡回偵察,四處搜捕。
不久后,馮玉祥、閻錫山設在上海的秘密電臺都先后被偵破。李強為了確保地下電臺萬無一失,只能嚴格控制收發(fā)報的時間,縮了又縮短了再短。為了掩人耳目,將電線藏入晾衣服的竹竿,將天線架在不易被旁人發(fā)覺的屋脊,并不斷變換地點,和特務玩起捉迷藏的游戲。
1929年冬,李強帶著建立電臺的任務來到了香港。經(jīng)過多次選址他將電臺設在了彌敦道一棟房子的四樓上。
1930年1月,滬港成功通訊,第一條劃破夜空的重要消息,就是領導的廣西百色起義取得成功。
從此,上海黨中央與南方局以及各蘇區(qū)全部實現(xiàn)了互相通報,也就此拉開了中國利用無線電開展遠距離通訊工作的序幕。
對此曾指出:由于無線電的存在,縱使我們在農(nóng)村環(huán)境中,但我們在政治上卻不是孤立的,我們和全國全世界的聯(lián)系是密切的。
從上海到香港、從城市到農(nóng)村,從白區(qū)到蘇區(qū),從1929年到1949年BOB半島,中國的紅色電波在天空中翱翔、匯聚、閃光。
電波雖時弱時強,電臺雖屢遭劫難,但他們的生命力猶如人的理想、信念一般,堅如磐石,永不消逝。
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(fā)布BOB半島,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,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,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(fā)布平臺。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。